幾天前說到在料理仙姬的日劇中看到了一句話,「舌頭的記憶」,劇裡的完整話是這麼說來的,「人對味道的記憶大概就在六歲開始定型,一般說來『舌頭的記憶』大概就是『媽媽的味道』的吧!」,對於這句話真是讓我驚赫不已,人在六歲就會決定對味覺的喜好,但是我們在六歲前所吃到的食品都是什麼啊?嬰兒副食品、奶粉,有時候還有可以是母奶(原來這就是媽媽的味道啊!),所以人真的對於味道是有記憶的嗎?





我對食物味道的記憶,在國高中之前應該算是老媽的味道吧!在此當然不是指母奶囉~我老媽說我小時候是吃X寧奶粉長大的,因為在高中之前我都是帶便當上學,因此最常接觸的味道當然就是老媽煮的菜,可是,到了高三時,為了晚自習就必須和同學一起去吃外食,當時吃到一樣讓我覺得非常味美的東西,那就是「番茄炒蛋」。



「番茄炒蛋」會讓我如此驚豔,主要是因為它的味道和我家煮的完全不同,我家煮番茄炒蛋的調味料是鹽,但是那家餐廳竟然是用糖,用糖的甜味調和番茄的酸味,也讓蛋嚐起來更加滑嫩,我才知道,原來糖不只是增加食材的甜味,它也可以像鹽巴一樣負起融合食材的滋味,於是,我對番茄炒蛋的舌頭記憶就從我家料理改成當時那家餐廳。不過,我家其他成員仍是不愛甜味的蕃茄炒蛋,真是難改的味覺啊!



因此,對於舌頭的記憶,我覺得不是只在六歲就被認定呢!而是從開始懂得品嚐料理起,才會對於每道菜有自我堅持的味道。



所以,在我們去餐廳點菜時,大多都會點認識滋味的料理下手,尤其是去到新餐廳時,一定會找看到菜名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味道的料理點,這樣至少不用擔心吃到怪料理。以我來說,若去義大利餐廳時,一定會從白酒蚵犡下手,由這道料理來評斷師傅的手藝好不好。所以「舌頭的記憶」是一個很主觀的印象,只要印象中的料理有更好吃的滋味時,舌頭的記憶就會馬上做更改,相對的,料理的味道比舌頭記憶中的味道來的難吃的話,很容易就被打到地獄。



所以我才覺得寫食記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感覺,我覺得好未必別人覺得好,別人覺得好或許我覺得沒有想像中的好,不是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쿄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